这里应该是中国最“另类”的乡村之一。2017年整个江门市大约有460万人口;而分布在港澳台和世界各地的五邑乡亲,数目也差不多是400多万。从19世纪中期到今时今日,江门五邑人前赴后继的迁居海外,分布以美洲为主。但他们输回家乡的,却远不止外汇。
要知道,祠堂是中国乡村祭祖、议事、上私塾的地方,其风格通常是正统而保守的。而在这里,祠堂都已经是中西合璧式的了,可见欧美文化影响之大。
据说,开平的乡民们,早在20世纪初,用的就都是“洋货”。甚至,他们说的话,都是“土洋结合”的。例如:“好”称“骨”(Good),“很好”称“伟里骨”(Very good),这在中国的方言里,如果不是独一份,恐怕也是非常罕见的了。
过去,中国的乡村多有碉楼,用来防范土匪和自然灾害。不过,开平的碉楼通常带有强烈的西式风格,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再到洛可可,西方几百年建筑风格的演变和传统的中式特点,都汇聚在这些中国南方的村庄里,而且,毫无违和感。
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开平,现存有1833座碉楼。而像祠堂这样的建筑以及中西混合风格的村民住宅、别墅,就更多了。这些楼,有的是华人自己回来盖的,也有的是他们仍在中国的亲戚盖的。华人给家乡的汇款是很慷慨的。有了钱,村民们就在农闲时盖新楼。
他们没有水泥等建材,就从香港进口(1920-30年代,别说是农村,在中国内地小一点的城市都绝少有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他们没有图纸,就按照自己的见闻,或照着美国亲友寄回来的画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他们对欧美的建筑没有丝毫的理解,因此也没有任何条条框框,觉得喜欢的元素,就加进去,不喜欢的,就保留中式风格。
就仿佛村里的姑娘,拿着纽约时装周的海报,找来布料,照着自己裁;但却只做了上衣,裤子不喜欢,于是仍穿着土布做的裤子和鞋子。就这样一身打扮,却穿出了自己的混搭style,一炮而红。
建筑中体现出的,是一种理念。比如,祠堂顶上的这跟杆,您猜猜是干嘛用的?
没错,是挂国旗用的(又是典型的欧美风)。民国时期,每逢国庆、重大节日,这里家家户户悬挂国旗,这在中国的乡村是非常罕见的。在那个很多中国人尚未搞清楚“国”是什么的年代,这些华人以及他们在家乡的亲属已经用美国这种直接了当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国家的感情。更早之前,同样是他们,给予了孙中山革命莫大的支持。
来江门开平前,我对“侨乡”的概念大概就是,大批华人从这里出来。但现在我知道,那只是“乡”。所谓“侨乡”,处处散发着这些在外者带回来的影响:有的是华人回来探亲或定居时带回来的,但更多是通过书信等通讯传递回来;有物质生活的提高,但更有精神方面的改变。中西文化的交融,不止体现在海外的华埠,还体现在华人最初走出来的地方。
这么多年来,多少华人跨越大洋、甚至赌着身家性命来到美国,进入这个移民大熔炉。那时的美国,待他们并不公平:先是对移民的限制、后是排华法案,让他们与主流社会几乎隔绝。但他们还是依着美国的社会、理念改变自己,适应这里的生活,逐渐地,已不再是身在异乡为异客。
在改变的同时,华人身上有一种东西即使熔化了重铸也改变不了,那就是中华文化的气质。就像仓东村西为中用的祠堂里面,那一座座镇守着的牌位,时时提醒着你,这里,还有一座精神的家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